口罩過濾效率測試驗證方案
口罩分類的依據(jù)是它對顆粒物的過濾百分比,有90、95、100三個級別,其中100級別的口罩能濾除99.7%的顆粒物。央視記者搜集了幾種常見口罩,包括普通活性炭口罩、傳統(tǒng)24層紗布口罩、一次性口罩、可更換濾芯的口罩、標(biāo)稱N95的口罩。記者把口罩送到國家勞動保護用品質(zhì)量監(jiān)督檢驗中心,分別對這些口罩的過濾效率進行檢測。
實驗中,首先要把口罩密封,避免有空氣進入。在把口罩送入檢測機器后,機器的上面會發(fā)出一定濃度的氣溶膠,穿過口罩后,再測試氣溶膠的濃度,兩個值對比,就能得出口罩的過濾效率。
結(jié)果表明,標(biāo)稱N95的口罩過濾效率排在;普通的活性炭口罩排第二;一次性口罩過濾效率達到48%,排第三位;而讓人意外的是,可換濾芯的口罩過濾效率僅為24%,和傳統(tǒng)的紗布口罩排在最后。
記者讓測試人員正確佩戴好口罩,然后走進被污染的密封艙進行實地測試。實驗艙里的氣體濃度比日常的重度污染更重些。測試人員在密封艙內(nèi)要做4個動作:靜止不動、點頭搖頭、朗讀文字和再次靜止不動。同時每個口罩還要選擇臉型不同的人來進行多次測試。結(jié)果顯示標(biāo)稱N95的口罩和人臉貼合度。
霧霾頻發(fā),除了口罩,空氣凈化器銷售也是一路火爆。為了驗證空氣凈化器的效果,記者先找到了一臺使用半個月左右、市場價在6000元左右的凈化器。在12平方米的臥室中,這臺空氣凈化器開啟半小時后,房間內(nèi)的細顆粒物濃度從半小時前的每立方米198微克降到了31微克左右。隨后記者又找到一臺使用兩年多,購買時3000元左右的空氣凈化器。同樣開啟半小時后,房間內(nèi)的細顆粒物濃度從每立方米200微克降到了35微克左右。同樣的實驗發(fā)現(xiàn),這臺800元的空氣凈化器運行半小時后,房間里的細顆粒物濃度從每立方米200微克左右降到30多微克,效果同樣可以。
更多關(guān)于 過濾性能測試儀:/chanpin/